从目前现状来看,虹膜识别技术还不能实现高密度人群场景中多目标的识别,主要还是用于针对单一目标的识别。通常情况下,虹膜识别单一目标的识别效率低于2秒。从应用场景角度来看,虹膜识别在识别效率、识别距离、易用性等方面仍有不小的突破空间。
虹膜识别面临的难点:采用软件识别方式,在对识别速度有较高要求时,可以通过降低准确率来确保识别速度;还可以使用后台比对的方式,这依赖高速的网络传输。虹识技术拥有虹膜识别专用芯片,是国内采用硬解芯片处理虹膜识别的典型代表。使用芯片处理,在前端即可完成高复杂度的虹膜识别运算,保证高准确率和识别效率,对网络、后台的依赖性大幅降低。
虹膜纹理十分细微,对采样清晰度的要求很高。因此,市场上虹膜识别产品的使用距离普遍较近。提升识别距离主要有三种方式:一是提升相机系统的采样速度,在镜头照明选型设计上,尽量提升镜头的景深;二是选取合适的传感器来实现自动对焦;三是在算法层面上尝试创新技术,利用虹膜识别专用芯片的高速运算能力,虹识技术正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,通过多帧图像重建高清虹膜图像扩展提升识别范围。
虹膜识别应用场景多样,为满足不同用户需求,通常结合不同的场景设计不同方案。小范围应用场景,如虹膜门锁、虹膜门禁、虹膜手机设备,在满足识别准确率前提下,适当降低错误接受率指标,提升易用性;大范围应用场景,如公安、金融领域,适当降低错误拒绝率指标,对使用过程规范要求很高,以保证图像采集的清晰度和识别的准确率。
在较远的距离上克服目标和成像系统之间的相对运动,主动捕捉 虹膜图像是现阶段远距离虹膜识别的巨大挑战。一方面是光学设备的改进和算法本身的提升,另一方面融合低质量的生物特征数据实现高质量的识别,也将是虹膜技术今后发展的关键。
早期,虹膜识别产品多使用固定镜头,需要人来主动配合设备,因此对人员的配合程度比较高,适用性较差。目前,已经出现配合人脸检测的方式来进行机器自动寻找人员,采用自动俯仰、自动对焦技术的多款创新设备, 的智能跟踪多模相机,识别距离可达1.1米并满足刑侦级要求,识别空间范围有大幅度的提升,同时减小人员的配合度。